当前位置:大齐创业网 >> 创业经验 >> 文章正文

史蒂夫乔布斯电影的创业经验如何?(史蒂夫乔布斯电影豆瓣)

发布于:2021-09-25 被浏览:411次
史蒂夫乔布斯电影的创业经验如何?(史蒂夫乔布斯电影豆瓣)

提到20世纪的计算机科技先行者,大家一定会想到史蒂夫·乔布斯和比尔·盖茨。他们掀起了计算机领域开创性的变革,将人类带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由马汀·伯克执导的传记影片《硅谷传奇》讲述的就是史蒂夫·乔布斯和比尔·盖茨二人在创业之初用知识开启事业之门,各展所长,迅速成长,在竞争中相爱相杀的故事。

《硅谷传奇》重现了苹果与微软公司富有传奇色彩的早期发展历史,可以说是一部绝佳的创业学习教材,但观看全片之后我发现,这部影片不仅是一份创业者指南,同时也包含着丰富的心理学信息。乔布斯和盖茨之所以在事业上取得辉煌的成绩,这些心理学知识在很大程度上对他们的成长和壮大起到了推动作用。

《硅谷传奇》海报——盖茨和乔布斯

卡贝定理:放弃是创新的钥匙

众所周知,史蒂夫·乔布斯和比尔·盖茨二人都曾是名校学子,乔布斯曾就读费用高昂的私立学府里德学院,盖茨更是考入了举世闻名的哈佛大学。然而,他们都走上了一条相同的道路——退学创业。乔布斯在入学6个月后就选择了退学,既是因为经济的压力,更是因为他的热爱在别处;盖茨则是在大二的时候因为对自己所学的法律专业毫无兴趣,毅然决然地申请退学,转身一头扎进了让他着迷不已的计算机世界。

乔布斯决定退学创业

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前任总裁卡贝曾提出著名的卡贝定理:放弃是创新的钥匙。瑞士军事理论家菲米尼也有过一句名言来印证卡贝定理:“一次良好的撤退,应与一次伟大的胜利一样受到奖赏。”

设想,如果乔布斯没有放弃象牙塔的生活,那么,他会在课堂上的瞌睡和老师的陈词滥调里浪费光阴,车库里不会出现那个日夜研究电脑的少年,1976年的世界上,也不会出现一家叫做“苹果”的公司,为我们持续创造出风靡亿万人的电子产品;如果盖茨没有放弃哈佛大学闪闪发光的学历,那么,法律界可能会多了一个平庸又蹩脚的律师,科技界却少了一个改变世界的领袖人物,“世界首富”的冠冕也会易主他人。

放弃有时比争取更有意义。如果你努力的方向与你的目标南辕北辙,那么,放弃将是一次纠错,是一次重新选择征途的机会。


毛毛虫效应:要做领袖,不做跟随者

在心理学领域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毛毛虫实验”:科学家法布尔将许多毛毛虫依次摆在一个花盆的边沿,让它们首尾相接,围成一个圈,与此同时,在离花盆几英尺远的地方撒了一些毛毛虫爱吃的松叶。毛毛虫们开始围绕着花盆开始了它们的行进,因为毛毛虫生来就具有“跟随”的习性,因此它们会一直尾随前面的毛毛虫,在圆形的花盆上开始无休止的循环爬行。最终,这些毛毛虫经过七天七夜后,在饥饿和筋疲力尽中死去了。法布尔在实验结论中写道:在那么多的毛毛虫中,如果有一只与众不同,那么它将改写命运。

上世纪七十年代,已经有非常成熟的电脑产品占领了计算机市场,为什么乔布斯的一间“车库公司”能够一时间脱颖而出,让“苹果”战胜众多同类产品呢?答案是创新。

乔布斯将创新注入苹果文化

乔布斯商业理念的第一条就是:创新决定了你是领袖还是跟随者。乔布斯坚信创新是没有极限的,如果是一个成长性的行业,创新能够使产品更高效,更便捷,更实用;如果是一个萎缩的行业,创新则可以帮助企业快速退出陈旧的模式,让过时的产品和服务重新焕发生命力。所以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即便苹果公司已经成长壮大,变成计算机行业炙手可热的企业,乔布斯仍然执着于产品性能的创新,在工作中一直以近乎苛刻的标准要求他的团队保持产品新颖。

美国商业偶像第一人艾柯卡曾说过:“不创新,就死亡!”

艾柯卡本人也是一位创新奇才,在福特汽车任职销售员期间,为了解决销售低迷的困难,艾柯卡想出了分期付款的绝妙办法,这一策略的推广让福特汽车的销售量很快跃居全多第一,也开启的艾柯卡在福特汽车的发迹之路——短短四年,他便由一名普通的汽车销售员,成长为汽车巨头福特集团的副总裁!

服从旧例,沿袭前人,只会让你成为队伍中一个默默无闻的跟随者,只有别开蹊径,锐意创新,才有机会成为站在制高点上挥舞胜利大旗的领袖。

首因效应:第一印象的重要性不容小觑

在影片中,有两个片段让我印象深刻,一个是乔布斯带着他开发的新电脑到处寻找银行和风投公司投资却四处碰壁,好友说“史蒂夫不像一个生意人”。他回家后,在浴室剪掉了一直留着的长发和胡须,“因为银行不喜欢胡子”。另一个片段是盖茨和伙伴为了寻求与计算机行业巨头IBM的合作,将与IBM高层有一次至关重要的会面,他们下飞机后拎着西装和衬衫在机场大厅狂奔,跑到洗手间换上得体的衣服。然而盖茨发现自己竟然忘记带领带。机灵的同伴花30美元与坐在洗手间马桶上的陌生人完成了一条领带的交易,最终,盖茨衣冠楚楚地出现在了IMB的谈判桌上。

乔布斯为创业融资改换形象

盖茨在谈判中注重仪表

为什么他们在面临重要事件的时候,这么在意自己的形象?这要归因于社交心理学当中一个重要的概念:首因效应。这一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洛钦斯提出的。首因效应实验表明,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会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影响作用。虽然这些印象并非总是正确,但是最直观、也最深刻,并决定着双方交往的走向。人们常说的“先入为主”就是这个道理。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在个体交往最初的0.25-4秒内就可以形成一个深刻的第一印象,在接下来的4分钟,这个第一印象会形成并稳固,而这个第一印象会对之后整体的感官判断影响占比高达75%,很少改变。所有,在最初的接触中给别人留下良好的印象非常重要。如果一个人在初次见面就给对方留下了很好的印象,那么后续接触中,他们将能取得更顺畅的沟通,也更加容易针对一个问题达成共识;反之,如果第一次的交流就给对方留下了糟糕的印象,那么交往的双方之间将会产生一种抵抗的情绪,这种情绪非常不利于进一步的交流,甚至会把沟通引向恶化的方向。

首因效应对于商业谈判、求职面试、乃至恋爱交往等各个社交活动都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巧妙的利用首因效应将帮助你更好的实现目标。

马蝇心理:前进的动力源自强大的对手

在影片的结尾,来到了1997年,我们看到一直争斗不休、剑拔弩张的史蒂夫·乔布斯和比尔·盖茨,以一种大家意想不到的方式站到了一起:盖茨的微软宣布向苹果投资1.5亿美元,并决定此后5年,向苹果提供适用于麦金塔电脑的商用软件。盖茨对乔布斯说:“事情变得有趣了,因为你和我站在了一起。”

微软向苹果注资

彼时的苹果,因为连年亏损,已经陷入绝境。作为苹果最大的竞争对手,微软本该是最乐于见到苹果帝国崩塌的,然而此时盖茨的援助,无疑将苹果从濒临倒闭的边缘拉了回来。

许多人对盖茨拯救劲敌的做法不能理解,但如果我们从心理学的“马蝇效应”着眼,或许盖茨的做法正是一位聪明商人的策略。

“马蝇效应”源自美国前总统林肯的一段有趣经历,在当选总统之初组建内阁时,有人提醒林肯不要将参议员萨蒙·波特兰·蔡思选入内阁,因为这个人一直觊觎总统之位。林肯却执意将蔡思委以重任。他分享了自己年少时在农村生活的一个小插曲,一次林肯和兄弟一起驱策着一匹马犁地,那匹马起初走得十分懒散缓慢,后来却不知为何变得健步如飞。当他们在地头休息的时候,林肯发现马的身上有一只非常大的马蝇,便一下把马蝇打落了。他的兄弟看到了埋怨他说:“哎呀,你为什么打掉它,正是这个家伙才使得马跑得起劲啊!”原来,没有马蝇叮咬,马就会松懈怠慢,走走停停;而被马蝇叮咬时,马才会打起精神,跑得飞快。

一只没有天敌的动物,必定死于懈怠;一场没有敌手的比赛,必然不会精彩。强大对手的存在,很多时候并不是一件坏事,相反,他如同叮在你身上的一只马蝇,时刻提醒你不能松懈,只有不断提升自我,才是生存和发展之道。

乔布斯和盖茨

结语:商场如战场,电影如人生。《硅谷传奇》正如它的名字一样,让我们观摩了一场惊艳世界的科技传奇。史蒂夫·乔布斯和比尔·盖茨这两个闪闪发光的名字,都对人类历史产生了深刻影响。电影中的每一个精彩的片段,都如同教科书一般指导着我们。他们的成功未必能被复制,但他们成功过程当中的优秀经验却可以为我们所吸收,帮助我们更好的成长。

最新文章
猜你喜欢
本类推荐
TOP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