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齐创业网 >> 创业经验 >> 文章正文

交流创业经验平台如何成功?(有什么平台可以交流创业经验)

发布于:2021-09-09 被浏览:467次
交流创业经验平台如何成功?(有什么平台可以交流创业经验)

菜篮子公司桑树种植基地位于石牯塘三联上马坡村,有效带动农户增收致富。

李炜星在冷藏库中展示新鲜采摘的桑叶菜。

菜篮子公司桑叶菜加工厂的工人主要是来自附近的村民。


8月的正午,火热的太阳炙烤大地。顶着热浪,“90后”李炜星驱车从位于英德市区的返乡创业孵化基地往石牯塘镇三联村赶,“中午给我留两碗饭就行。”出发前,他在电话中和村里桑叶菜加工厂工作人员说道。

7年前,踏出大学校门的李炜星毅然选择返乡创业,建立了英德市菜篮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下称“菜篮子公司”)。如今,在他的带动下,当地特色农业蚕桑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三联村桑树种植达到8000亩,桑叶菜产业发展迅速,有效带动了周边村民增收致富。

李炜星是英德市推动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创业带动就业”,返乡青年创业就业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英德厚植创新创业土壤,积极为广大想创业、敢创业、能创业的青年搭建共享创业资源、交流创业经验的平台,尤其是随着2019年3月英德市返乡创业孵化基地的建成使用,全市创业热情逐渐形成、环境不断优化、创业成效逐步显现,一批批从英德“走出去”的学子乡贤,又回到家乡,不断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新活力。

●文/图:南方日报记者 邓文燕 通讯员 罗国兴

返乡创业??规模化生产桑叶菜

石牯塘素有种桑养蚕的传统,出生于1992年的李炜星,在三联村上马坡村小组长大,从小对蚕桑种养耳濡目染。

“进入这个行业主要还是受父亲影响。”李炜星说,上世纪80年代初,父亲在村里带头发展蚕桑经济作物,深耕蚕桑产业近40年。

为在种桑养蚕基础上不断创新,2012年暑假期间,还是大学生的李炜星跟着父亲一起尝试将原本用于养蚕的桑树叶研制成为蔬菜制品——桑叶菜。

经过考察和实验,李炜星发现,生产桑叶菜有较好的发展空间,既能带动蚕桑产业发展,增加桑树的附加值,还能拓宽农户的增收渠道。“我要把它做大做强!”带着一股干劲,2014年大学毕业后,李炜星回到家乡成立了菜篮子公司。

菜篮子公司致力规模化生产桑叶菜,成为广东省首家生产桑叶菜的企业。如今,在该公司的带动下,三联村桑树种植约8000亩,石牯塘镇桑树面积约1.3万亩。2020年,菜篮子公司生产桑叶菜30万斤,销售额达到200多万元。

就在8月初,省农业农村厅对第二批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认定名单进行公示,石牯塘镇三联村(桑叶菜)榜上有名。笔者还从英德农业部门获悉,英德桑叶菜正在向农业农村部申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助农增收??累计带动八百农户

李炜星介绍,菜篮子公司自有种植基地约200亩,位于三联上马坡村。今年,在基地旁边还新建了桑叶菜加工厂,桑叶菜年产能达200万斤以上。

公司探索形成了“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互联网”的模式,建立多方利益联结机制,通过企业带动农户家门口就业,助农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公司累计带动当地农户800户以上,辐射带动蚕桑种植面积5000亩以上。

每天凌晨4时左右,附近的村民就早早起来采摘桑叶菜,4个小时后,新鲜的桑叶菜就已经被送到菜篮子公司进行加工。在加工厂,桑叶菜历经冷藏、保鲜、高温漂烫、清洗、挑选、称重、打包等工序,最终成品将通过冷链物流配送到珠三角的饭店餐馆。

在菜篮子公司桑叶菜加工厂,十余名工作人员都是附近的村民,以待业在家的中年妇女为主,按每小时约18元/人支付报酬。“有时候要赶货,工人会多一些,他们每天的收入在100元左右。”李炜星说。

2020年,因在带动就业和扶持增收脱贫方面表现突出,菜篮子公司桑叶菜生产基地被英德市人社局与英德市原扶贫办(现英德市乡村振兴局)审核认定为“英德市扶贫车间”。李炜星本人也因积极参与协助村庄建设、热心公益事业,被评为2020年英德市十大最美乡贤之一。

基地加持??提供就业创业服务

在英德广袤农村大地,与李炜星一样返乡创业的人不在少数。

2019年8月,英德市返乡创业孵化基地建成运营。据介绍,该基地是一个由政府主导、企业运营的一站式公共创业孵化服务平台。初步形成外出返乡务工人员、未就业大学生、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的创业服务平台、就业平台、育人平台、服务平台、金融平台等五大平台。

基地组建了专业运营团队,构建了创业导师、基地工作专员和创业项目负责人三位一体的创业服务机制,能为创业者提供强大的就业创业服务。同时,积极举办各种创业活动。如创业资源对接会、创业就业政策宣讲答疑会、创业分享交流会、企业家座谈会、创业大赛等。

“创业往往都是有一定风险的,我们及时掌握创业项目的发展动态和需求,为创业者提供政策咨询、创业辅导、创业资源对接、品牌策划等服务,提高创业的成功率。”基地有关负责人表示。

截至目前,基地累计已孵化创业项目48个,创业人员90多名,带动就业742人;举办创业活动30多场,资源对接60多次;2020年4月、10月,先后被认定为清远市级、省级返乡创业孵化基地。

2019年,李炜星的公司入驻英德市返乡创业孵化基地,获得创业办公场地支持;2020年5月,该公司获得创业贷款20万元。“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去年上半年公司资金压力比较大,缺乏现金周转。创业贷款的资金虽然不是特别多,但对公司正常运营帮助非常大,主要用于原材料采购、支付工人工资等。”李炜星说。

值得一提的是,基地还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吸纳各类致力乡村振兴青年、乡贤返乡创业就业,积极发挥人才、资金和市场优势,促进创业项目与创投资本、创业政策、创业服务、业务订单的有效对接,大力培育农村电商发展,挖掘英德的绿水青山生态价值,增加农民收入,共同谱写乡村振兴“英德故事”,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创业故事

兄妹携手

走上创业路

“哥哥,我们的桑叶菜还是要着重在网上宣传推广一下。”

“你点击这里,能看到菜篮子公司生产的桑叶菜详细产品信息。”

“这里还有英德红茶、清远鸡、麻竹笋等农特产品。”

在李炜星的桑树种植基地,笔者见到了李炜星的妹妹李雪艳。在哥哥的带动下,她也在今年返乡创业,成立了链嘉乡(广东)食品有限公司,与菜篮子农业公司联合,以“传承乡味,匠心制作”为理念,立志把家乡美好的绿色产品、风俗文化、乡村特色等,传递到全国各地、走向全世界。

与哥哥相对内敛的性格不同,小两岁的李雪艳活泼外向,两人在大学所学的专业均与农业、电商无关,但是同样对家乡尤其是蚕桑产业情有独钟。

“虽然外面的发展空间更大,但是我更想回到家乡,为家乡做点什么。”近几年,在看到哥哥的努力后,李雪艳也“蠢蠢欲动”,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带动家乡发展。

“家乡的资源特别好,比如有优质的农产品,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于是,带着对家乡的眷恋与感恩,李雪艳选择了电商这一行业,创立“链嘉乡(LINK TOWN)”品牌,把家乡绿色产品推广出去。

很多人心中都有一个美好的创业梦,对此,兄妹俩提醒,创业仍需谨慎。除了勇气和自信外,要注意选择适合自己的创业项目,不要盲目跟从。“比如我们兄妹因为家庭原因,从小就对桑树种植了解比较多,选择以此为基础进行创业也是经过深思熟虑,不是一时冲动。希望所有创业者找到适合自己的创业道路,并且能够坚持下去。”李雪艳说。

相关

英德促进创业带动就业

发放创业担保贷款691万元

笔者从英德市人社局获悉,该局以英德市返乡创业孵化基地为抓手,充分发挥新一轮就业创业扶持政策效能,促稳就业保就业工作的落实。

据统计,上半年,英德落实各项就业创业补贴资金890.93万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691万元;开展各种技能培训班64期2190人/次;全市新增就业人数4724人,初步形成“以政策稳就业,以培训促就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保居民就业工作格局。

为扎实有效推进创业就业工作,营造浓厚创业氛围,截至今年,英德已连续六年举办创业大赛,使其成为集经验交流、资源对接、政策落实、服务落地四大功能于一体的服务平台,推动该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开展以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下一步,英德市人社局计划在英德市返乡创业孵化基地的基础上扩建英德市农村电商产业园,面积为700平方米,即现有基地再扩大一倍的面积,总面积达1500平方米。但现由于基地是旧办公楼层,改造工程量较大,目前该局已申请将该项目所需资金纳入明年专项资金项目库。

最新文章
猜你喜欢
本类推荐
TOP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