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齐创业网 >> 创业经验 >> 文章正文

今麦郎创业经验如何成功?

发布于:2021-09-10 被浏览:410次
今麦郎创业经验如何成功?

邢台品牌:今麦郎

今麦郎集团1994年成立,是一家横跨面品、饮品,集生产、销售、研发于一体的现代化大型综合食品企业集团,年销售额超200亿元。

公司旗下的今麦郎系列、大今野系列、老爸厨房“一菜一面”系列、老范家速食面馆面系列均受到全国各地消费者的好评。公司产品远销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日本等海外36个国家和地区。年方便面生产能力120亿份,日处理小麦5500吨,年转化小麦180万吨。

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公司员工总数1.5万人,带动了多地种植、养殖、包装、运输、建筑、服务等相关产业迅猛发展,使河北省由“小麦大省”一跃成为“制面强省”。

今麦郎在发展的26年间,企业规模与综合实力扩张了1000多倍,2018年饮品面品成为食品饮料领域销售双冠王,以令人惊叹的速度崛起于华夏大地,创造了中国食品界企业超速成长的奇迹。

“今麦郎”。

这个品牌对所有邢台人来说,是家喻户晓的。确实也很难找出第二个邢台品牌,既驰名全国,又与邢台人的生活如此贴近。我们中的许多人每天会见到它。

今麦郎,就在我们身边,更是伴随整整一代邢台人出生、成长。这家企业1994年3月成立,是个名副其实的“90”后。如今26年过去,今麦郎以其优异成绩创造了中国食品行业超速成长的奇迹。

今年5月10日,在央视举办的“中国品牌日·品牌强国论坛”上,今麦郎集团董事长范现国预测:未来世界将会出现一系列的中国品牌,品牌是企业走向世界的通行证,也是国家竞争力的主要体现。

回首来路,今麦郎从邢台走向世界,并不容易。

行业是奖励创新者的

2000年在天津大都市工作多年的侯国友来到隆尧县的今麦郎生产基地时,看到的是“满目葱茏”。在一片绿油油的庄稼地里,孤零零的戳着几栋建筑。

侯国友赴任的今麦郎集团中央研究所,彼时刚刚成立,位于一栋其貌不扬的三层小楼里。这栋小楼是集团董事长范现国的心头肉。

今麦郎从一家华北农田里摸索的企业,快速成长为世界级食品集团,其核心竞争力正来自集团董事长范现国极力倡导的创新能力。事实上,掌舵人范现国一直深度参与今麦郎各阶段的研发工作。今麦郎第一款畅销方便面的配方正是范现国亲自研制的。成立中央研究所是范现国为未来布局的重要举措。

几年间,越来越多专业科研人员从大城市聚集到这座田野之间的研发中心。

“当时我们认定要为未来创新,要靠前研发。”如今已担任今麦郎集团研发副总的侯国友说:“当时中央研究所研发队伍一共几十个人,被分成若干组。一个组就几个人,各组之间是竞合关系。哪个团队研发的产品获得市场认可,能够大卖,在考核、奖励、资助上都有明显倾斜。由此,我们的研发活力非常旺盛。”

虽居田野,但不自守。在研发团队努力下,几年间今麦郎实现了弯道超车。侯国友说:“很多人都想不到,我们每月能够创新研发出几十份新产品,但真正上市的只是一小部分。每个月我们会组织若干次盲品会,把新研发的产品和竞争产品混在一起,让大家品尝比较。”

“行业是奖励创新者的。”侯国友打了个比方:“这就像运动员练跳高,最后反复练习就是为那一厘米一厘米的突破。”

几乎和侯国友同时,2000年,现任今麦郎集团中央研究所所长李丽娜也来到邢台这片方兴的农田里。她的任务方向是对辣椒及调味料方面进行科研攻关。

一开始,方便面产品种类很少,最畅销的还是1994年成立华龙面(今麦郎前身)时推出的鸡汁口味的“鸡汁面”。李丽娜回忆:“当时鸡汁面的调味料只是单粉包,实际上主料就是盐、糖、味精。”

很长一段时间,中低端消费市场消费者对物美价廉的鸡汁面接受度很高,占领了相当不错的市场份额,为今麦郎集团赢得了丰厚利润。随着市场竞争加剧,百姓生活水平提高,要想拿下更广大的市场,产品口味必须扩容,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口味需求。

今麦郎即将迎来大变革。

今麦郎现代化工厂

我们曾经的模仿对象,现在会模仿我们

正是从2000年开始,华龙推出“小康家庭”方便面,突破性地由单粉包,变为双料包,增加了一个酱包。

李丽娜参与了新增酱包的研制。“当时单粉包5毛一袋,双料包8毛一袋。”李丽娜说:“为了让这多出来的3毛钱叫消费者觉得物有所值,我们反复试验酱包口味,终于找到了那个‘记忆点的味道’。”

那一年,华龙(今麦郎)一次投放了三四种口味,摆脱了单一强势产品的老路。接下来,向多元口味高中低档产品分布进行战略调整。

今麦郎为了在不同地区投放不同地区偏好的口味。研发团队每年有一半的时间,在全国各地转悠,开展“寻味之旅”。

这是一份美差,也是一份苦差。寻味小组锁定一座城市,要在那里像当地人一样体验生活,在短期内摸透当地的饮食文化和大众口味。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字:吃。

吃,容易;一直吃,不轻松;一直吃还要有所掌握,很难。

有一次为了研发“重庆小面”风味的方便面产品,李丽娜和同事直奔山城,在那里一连住了半个月。每天早晨起来洗漱完,翻出当地点评最好的50家重庆小面面馆,从中挑出10家来。早上吃3家,中午吃3家,晚上吃3家,宵夜吃1家。在重庆期间,天天如此,最后听见“小面”两个字就饱了。

吃,只是第一步。每到一家店,与一般人的味蕾不同,李丽娜要在细微差别中留心品味出这家店的风味特色,更要找出与其他店不一样的地方,最关键的是要琢磨出制作工艺,实现工业化量产。

“我还行,不怕吃辣。”李丽娜笑言:“我们团队其他人就不成了,去大西南考察市场都要带着药去。每天早晨先准备好药,才敢去试吃,大家伙儿胃早就辣得不行了。”

不仅在国内吃,还要出国吃。一次为研发日式豚骨拉面风味,李丽娜专程去日本寻味,挨个在拉面馆排队。李丽娜回忆:“日本的拉面碗很大,量也大,我们一起吃到第五六碗就完全吃不动了。”

从寻味,到确认,这个周期可能需要三四年。为了找到最好的花椒,今麦郎寻味人跑遍了四川陕西一座座大山。他们反复测试不同产地花椒的口感和年均收成。一旦工业化量产,要保证充足供应。花椒如此,辣椒、胡椒等香辛料一样如此。

日式豚骨风味、油泼面风味、泡椒风味、辣子鸡风味……一个系列有20-30种不同口味。每次都是吃到内伤回来。如此拼,是为了给消费者带来最真切的味觉体验。

李丽娜坦言:“在今麦郎20年,亲历了早期今麦郎模仿跟随的时代,如今我们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在业内是一流的,曾经我们模仿的对象,现在会反过来模仿我们。”

当然,压力不是没有。今麦郎研发团队感受到最大的压力,不是来自同行的竞争,而是来自网络化时代的非对称竞争。“不是方便面,而是酸辣粉、螺蛳粉等其他方便食品,特别是网红食品。”李丽娜说。

“今麦郎”车间生产线

为了“一分钟”,他们“闭关”四年

为了在非对称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今麦郎集团早已谋划了一出“大戏”,创造性地向市场推出深研多年的秘密武器——老范家面馆面系列。宫可心正是这一秘密武器的研制者之一。

2013年食品加工专业研究生毕业后来到今麦郎集团中央研究所时,宫可心还是个行业“小鲜肉”。为了更好地胜任研发工作,他被安排到制面十厂车间实习。实习期满,2014年底,宫可心接到一项略有神秘色彩的研发任务——非油炸产品研发。

传统方便面作为油炸食品,早已固化了消费市场。“这个行业的未来到底需要我们做出什么样的产品,产品创新对行业未来能够起到什么影响。”侯国友时任制面事业部总经理,道出这一阶段今麦郎集团对全行业的顶层思考。

油炸方便面来自日本的天妇罗,今麦郎的非油炸方便面基于中国传统的“蒸煮文化”。这是两种不同类型的产品。此前,市面上已有非油炸产品,但无论是口感还是品质都不理想。“非油炸产品”对全行业来说都是一个技术挑战。

“难点集中在两点。”宫可心说:“一方面是离散状态,泡好后,面条要能挑开;另一方面是复水时间,要实现快速吸收水分,不能面是面,汤是汤。”

董事长范现国提出:“复水时间要控制在3分钟。”

这很难。

作为方便面制造强国,日本市面上也有非油炸方便面产品,但复水时间普遍要4分钟,而且要用沸水。“中国国情不一样,许多人是在公共场合泡面,比如火车上,这些场所多数只能提供90°左右的热水。”宫可心说:“我们要研发出符合中国市场需求的新一代非油炸方便面。”

很快,研发团队就拿出了4分钟复水的产品,距离3分钟的要求很接近了。但是,这1分钟,宫可心和他的同事们走了4年。

“这个研发小组一共四人,自从领了任务,每天晚上21点前没有下过班。”宫可心说:“我们戏称自己是‘制面21点工作组’。”

大家知道这款产品一旦研发成功投入市场,将是一颗轰击全行业的重磅炸弹。因此,研发小组采取保密措施,整个团队把实验室隔离封闭在一座200平米的车间里。全集团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人有进出隔离实验室的权限。

在实验室里,四个人着手从制作生产线开始,手工打造出全套实验设备。随着项目深入,每次改进,研发团队都要拿着实验产品交给同事们盲品。眼看着同事们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给他们的试验品打分从5分一步步升至满分10分。

立项4年后,经过583次技术配方升级,48个迭代升级创新点,31次重大技术突破。一款用93°热水泡3分钟即可食用,泡面有煮面口感的新一代“面馆面”成功走出实验室,实现量产。

在面馆面产品评鉴会上,宫可心原本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以应付业内专家质询。“没想到我刚开始演示400页的PPT,台下专家们就先吃起来了。”宫可心开心地说:“我很意外,专家们压根没听我讲,也没有人质疑,答辩异常顺利。最后竟然还有专家一口咬定那碗泡面是煮出来的。”

安全可溯源

走向国际,密织国内

2018年8月21日,日本东京银座。今麦郎集团划时代全新产品“老范家面馆面”新品发布会在这里举行。会上邀请了日本著名拉面大师山本刚志参与品鉴。山本刚志在日本以品评拉面闻名,他在发布会上说:“老范家面体不仅呈现出好的弹力和韧性,更有着顺滑的口感,是和油炸方便面很不一样的体验。”

包括共同社在内的日本主流媒体也对这场发布会做了重点报道,日本最大通讯社共同社以《中国今麦郎发明第二代方便面,震惊日本》为题,详尽报道了中国企业家范现国创造的“非油炸蒸煮面”--老范家速食面馆面在这片方便面诞生地的发布。今麦郎面品高级公关经理薛丁全程参与了“面馆面”这场新闻发布会。

“那是一场具有历史标志意义的发布会。”薛丁说:“我们在方便面的诞生地,以全新的产品重新定义了方便面,这是中国制面技术引领全球的里程碑。”

薛丁在发布会现场注意到,一向对面食口味挑剔的山本刚志在台上试吃了一碗“面馆面”后,回到座位上,又偷偷泡了一碗自顾自地吃了起来。“看来,我们的新产品真的打动了他。”薛丁说。


接下来,“老范家面馆面”大举进军韩国。在韩国最大的连锁超市GS25超市全面上架,并在韩国热播综艺节目中植入广告,旋即赢得当地消费者喜爱,售价2700韩元(约合人民币15.7元)一桶的“老范家面馆面”比韩国常见方便面贵一倍,依然销售火爆。“这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一种输出。”薛丁说:“不一样的食用体验和完全颠覆性的产品才是老范家震惊日本,引爆韩国市场的关键。”

能够在一众强大竞争对手中异军崛起,密布全国的销售网络是今麦郎另一个优势。身为今麦郎集团一线销售经理的范小亮,负责巨鹿县和隆尧县莲子镇区域供货业务。

“今麦郎施行‘四合一’营销模式,人、车、终端、网点全统一在一个大数据中。”范小亮介绍:“我负责一县加一镇,却有1097个网点,繁琐的事情尽管很多,不过一部手机就能全搞定。”

今麦郎在全国有超过300万个营销网点。这些网点全部纳入大数据管理。销售一线能够把顾客反响第一时间反馈总部,再由总部制定相应的研发、生产、营销策略。在新技术条件下,这种极速通达的信息反射搞活了今麦郎的销售网络。

某一款产品在某地区热销,总部就会相应投入这款产品在该地区的投放。反之,则会压缩投放。今麦郎运用大数据技术能够细化到精准捕捉乡镇级的销售差异。

范小亮说:“这在十年前是不可想象的。那时我在北京为各大商超配货,还是弱势品牌的今麦郎打入北京市场并不容易,一天能打100多个电话,就是靠一股子拼劲儿硬闯出来。后来我们用‘四合一’模式,好产品跟得上市场需求,实现了销售正循环。”

研究所工作人员

全国26家生产基地,品质如一

无论拓展国际市场还是国内市场,好产品是基础。探秘今麦郎食品品质,隆尧基地的今麦郎标准厂制面十厂是一个窗口。

制面十厂厂长展坤鹏在今麦郎集团工作了12年,先后在杭州、成都、新疆多地工作。“今麦郎集团从2000年在吉林长春开拓建厂后,如今拥有遍布全国的26家生产基地。”展坤鹏介绍:“我们能做到不论何地,每一座生产基地生产的产品,品质都是一样的。”

做到这一点靠得是今麦郎集团自主科研攻关能力异常强大的“装备研究院”。

伴随产品种类不断丰富,对方便面生产工艺也不断提出更高要求。为了满足工艺快速迭代,今麦郎集团成立了“装备研究院”,专门负责相关生产设备的研发工作,包括自制生产线。现在,今麦郎各地生产线上运行的大多是今麦郎自主研发的创新机械。装备的一致性,保证了机械运行稳定和能耗稳定。

同时,今麦郎各地生产线也在不断进行自动化、智能化改造。2009年实现高速线升级,每分钟可生产300包方便面;2019年制面一厂实现每分钟800包产量。

“最开始我们一条袋装面生产线需要30-40名工人,现在我们制面十厂一条生产线只需要9+1个人,就能完全操控,多出的那个人是在多条生产线之间移动的。”展坤鹏说。

制面十厂还不是今麦郎效能最高的,今年正在隆尧基地新建的制面六厂效能更高,基本实现了全智能化升级。届时,6名熟练工能够同时操控6条生产线全速运行,平均一人一条生产线。这正是今麦郎装备研究院不断科研攻关的成果。

2020年1月28日,大年初四,今麦郎集团相应“抗疫”工作,率先恢复生产方便面。“我们厂初四开车运行,初五就恢复了8条线,初八实现满负荷运行。”展坤鹏说:“那段时间从邢湾高速口上下的汽车,95%是来今麦郎拉方便面的。发往北京、四川、新疆的大车一辆接一辆。”

如此高效率,是今麦郎生产线科技含量不断提高的体现。

设备升级,工人素质同步跨越。制面十厂有一位电工叫王成龙,在今麦郎干了二十多年。一开始王成龙只是普通电路维修工人。在设备自动化、智能化过程中,王成龙也在学习新的电工技能,并亲身参与到设备升级改造中。展坤鹏说:“我们把王师傅叫‘保全工’,一旦出现设备运行问题,喊一声‘王师傅’,保准能迅速解决,他太有经验了,是电气工程师的水平,熟悉几代生产设备的运行习惯,一般设备问题可说是手到擒来。”

今麦郎集团为邢台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产业工人。

“今麦郎”仪器分析室

优质麦田是第一生产车间

“农村原有市场,是我们的基本盘。”今麦郎集团副总裁芦海英对今麦郎创新发展感受颇深,她说:“一直以来,今麦郎立足农村,把生产建在田间地头,优质麦田是我们的第一生产车间。”

从一粒优质麦开始,筛选出最优籽种,培育出闻名全国的优质麦,成为四大强筋小麦之一,终结了过往需从美国、加拿大进口强筋小麦的历史。

从邢台走向世界,科技创新是今麦郎最大的底气。每两个月一次创新大会,借助高校、专家、教授等外能参与研发,随时设计满足消费者的产品。今麦郎不仅是一家农业产业化企业,更是一家科技密集型创新企业。

“我们每一步创新研发,都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芦海英说:“让行业回归价值本真,最终还是要靠做内功,回馈消费者。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创新自主品牌,为产品打上了自己的烙印,并成功开拓出自己的市场。”

在今麦郎隆尧基地,大量高学历、高素质人才“逆向”流入,与当地百姓朝夕相处,让这片寻常的华北农村地区焕发出另一种意想不到的气质。

侯国友说:“这是今麦郎带给邢台的一份社会价值。人们能够轻易感觉到生产基地附近地区与周边地区的生活水平有明显差异,围绕今麦郎生产基地生活的地方百姓,即便是一般农民,在认知层面和精神层面比其他地方的人有很大的不一样。”

这种不同是通过今麦郎科技人才集群效应带动起来的。“生活在这里的人,受今麦郎国际视野影响,也有了较高层次的认知。”侯国友解释。

今麦郎总部所在地原本是一片边缘农田。经过今麦郎集团26年奋斗,这里崛起出一座中国最大的方便面研发生产基地。芦海英说:“在这片小麦田包围的地方,职业经理人和专业工程师的密度是惊人的。”

从耕种到制造,以至智造。今麦郎集团为这片古老而丰饶的华北平原加注了现代农业科技的创造力。

从创业突围到百亿销售,以至千亿目标。新时代,新起点,新征程,今麦郎集团始终保持初心。范现国说,“产业报国,造福社会”是今麦郎集团的崇高理想,这条路是永无止境的。

最新文章
猜你喜欢
本类推荐
TOP 10